
砖厂涉嫌非法使用智障人员 劳务派遣公司被调查
近日,一家砖厂涉嫌非法使用智障人员进行劳动,引发社会关注,相关劳务派遣公司正在接受调查,据悉,这些智障员工被强制劳动,且未得到应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,相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此事,并呼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。
砖厂涉嫌利用智障人员非法务工会怎么处罚?
根据《刑法》第244条及司法解释,砖厂利用智障人员非法务工的行为可能构成强迫劳动罪。其核心要件包括:
1. 行为手段
以暴力、威胁、限制人身自由或通过欺骗、控制等手段强迫劳动。砖厂被举报后,警方现场查获的6名疑似智障人员可能存在被限制活动范围、扣押身份证件或遭受言语威胁等情形。
2. 犯罪对象
不限于劳动关系中的“职工”,而是扩大至“他人”,包括智障人员等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。2011年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删除“职工”限制后,此类案件的打击范围显著扩大。
3. 主观故意
砖厂负责人明知劳动者为智障人员,仍通过非法途径招募、控制其劳动,并从中牟利。
砖厂曾被曝光让智障人员每天工作12小时、全年无休且无报酬,仅提供基本食宿,明显符合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”的认定标准。
处罚标准与量刑逻辑
对直接责任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并处罚金;单位犯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追究主管人员责任。
存在长期拘禁、多人受害、造成身体伤害或精神损害等情节,量刑升格至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砖厂同时涉及非法拘禁、故意伤害或收买被拐卖人员等行为,将按重罪处罚或数罪并罚。
强迫他人工作违法吗?
强迫他人工作是明确的违法行为。
根据《劳动法》第96条,用人单位以暴力、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的,公安机关可对责任人处15日以下拘留、罚款或警告。此条款适用于情节较轻、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。
行为符合《刑法》第244条“强迫劳动罪”构成要件,则需承担刑事责任。某物流公司通过扣押员工身份证、安装定位设备等方式强迫加班,最终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。
明知他人实施强迫劳动行为,仍为其招募、运送人员或提供其他帮助的,以共犯论处。
单位实施强迫劳动行为的,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,还需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。
强迫劳动过程中伴随限制人身自由行为,且拘禁时间超过24小时,则按重罪处罚。强迫劳动导致劳动者重伤或死亡,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。